歐聯社11月13日電,為了減少電子廢棄物和家電等物品隨意丟棄為環境帶來的污染,今年9月底歐盟通過新環保設計法規,規定電子及相關家電產品維修期需延長到7至10年,讓電器產品在丟棄前可滿足維修服務。

  垃圾箱旁被丟棄的家電。

  據報道,歐洲因家電產品故障大部分人選擇丟棄,制造出了龐大電子垃圾。為此,歐盟近期出祭出新法規,要求廠商修改冰箱、洗碗機等家電商品設計,除耐用更要易于維修,藉此向電子廢棄物宣戰。

  在歐洲許多國家雖然回收廢棄物是居民的責任,但街頭時常會出現丟棄的各種家電用品,包括室內電話機、咖啡機等小型物品,甚至會有吸塵器、電視機及洗衣機等等。很多廢棄家電從外表看完好無損,顯然是人們認為家電換新比維修更省事和劃算。因此,丟棄故障家電用品在歐洲已經是常態。

  根據歐盟今年8月公布的信息,歐洲國家成長最快的電子廢棄物為計算機、電視機、冰箱和手機。2005年上述電子商品廢棄物約合計900萬噸,預計到2020年將快速增加到1200萬噸。

  歐盟成員國意識到保護地球,除要淘汰耗能產品外,也要減少電子和家電產品對環境污染。電子垃圾減壓勢在必行,僅現行鼓勵回收政策還不夠,從2018年起歐盟成員國開始討論新作為,結論是產品應兼顧耐用以及方便維修。

  今年9月底歐盟通過新環保設計法規(ecodesign regulations)。該法規規定,冰箱、洗衣機、洗碗機、顯示器、電視、光源產品等生產商需修改設計,努力延長產品使用壽命,除了減少維修困難度外,還要備足維修零件,讓顧客購買后7至10年都有零件維修,讓電器產品在丟棄前滿足維修服務。

 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于爾基·卡泰寧(Jyrki Katainen)表示,新環保設計法規能更有效利用資源,帶來顯著經濟和環境效益。預計新措施可使每個歐洲家庭年節約150歐元,并為環境和歐洲企業帶來利益。

  歐洲環境局(EEB)認為,一旦電子產品更易于維修,將使得產品庫存周轉率自動下降,意味著將產生更少的電子廢棄物。不過,制造端的廠商批評延長產品壽命,就是變相阻止科技創新??紤]到該因素,歐盟的該項立法將筆記本電腦及手機等產品并未列入涵蓋項目。

  歐洲環境局表示,歐盟嘗試從延長產品使用及增進維修方便性,是向保護環境邁開新的一步,希望該項法規帶動減少電子廢棄物風潮。

  據悉,歐盟新環保設計法預計2021年開始實施,該法被視為歐洲環保措施新里程碑。(吳紅茜)